2025年国庆节和中秋节碰巧在同一天,因此创造了一个持续八天的特别长假。
多个旅游网站公布的统计信息表明,今年国庆和春节假日里,旅游行业展现出全方位、深层次的活跃度增强,人们外出活动的欲望明显强于往昔,购买力也逐步恢复过来。
二亿三千六百万人次在旅途中,相当于将全球居民的三分之一移出,之后再全部迁回国内。
每日两亿九千五百万民众陆续外出,公共交通网络车满为患,旅游景点人头攒动,公共卫生间座无虚席,就连指引方向的电子提示音也显得有气无力。
想躲?
除非原地躺平。
自驾依旧是大头,18.7亿人次握着方向盘,堵在红色线路里。
油费、过路费、停车费加起来,一趟小一万眨眼没。
抢购高铁票更加困难,两亿乘客登上了列车,京沪、京广、沪昆线路十天前就卖光了。
候补按钮点烂也白搭,12306直接劝退:看机票吧。
7000亿元花在哪?
夜里最凶。
十点后的西湖、洪崖洞、大唐不夜城,灯光一亮,钱包自动解锁。
景区里的剧本杀活动,还有光影秀表演,以及无人机飞行展示,单是门票就要三四百元,而且还要控制人数,要是去得晚了,就只能刷朋友圈看别人发的动态了。
景区TOP10名单出来,第一名还是西湖。
每日预约人数上限分作八部分,每部分限定七万五千人,若未选对时间段,则需在指定地点等候。
武隆喀斯特、东湖、黄山、故宫、九寨沟、鼓浪屿、张家界、稻城亚丁、上海迪士尼纷纷发出客流控制通知,要求提前预定,否则难以游览。
人多到景区开始玩科技。
智能调度、数据可视化、空中监控,哪个地段呈现红色,安保人员即刻将人群引向无人的地方。
西湖管理部门透露,去年一天访客高达八十万,几乎令断桥不堪重负,今年宁愿承受指责也要严格控制客流量。
钱包瘪得快,情绪崩得更快。
有人深夜等候进入九寨沟景区,有人花费两千多元投宿于简陋旅店,还有人困在高速公路上听完十回音频读物。
最不幸的是养育子女的家庭,孩子需要如厕,服务区等候人群绵延三百米,家长因此当场出糗。
想省钱?
反向操作试试。
避开TOP10,去隔壁小县城。
高铁一小时,酒店两百,菜价回到五年前。
浙江松阳,福建霞浦,江西婺源,广西靖西,这些地方景色很美,游客数量减半。
朋友圈定位一改,照样点赞爆棚。
夜经济是最大吞金兽。
大唐不夜城在西安,每晚安排三十次表演,每次有两千名观众参与,门票及纪念品费用每个人至少五百元。
成都的剧本杀场所位于景区内,属于沉浸式剧场类型,单场体验时长大约三小时,门票价格是四百八元,现场工作人员数量超过参与活动的游客。
数字光影表演更加刺激,每十分钟就上演一次,每次能吸引一千名观众,看完之后会立刻被引导到纪念品商店购买。
数据背后藏着焦虑。
23.6亿人次里,一半是打卡,一半是疗伤。
日常熬夜到失去知觉,总算攒够八日假期,得花些开销来表明自己尚有生气。
于是机票涨价、酒店翻倍、景区限流,全都得忍。
忍不了?
明年继续。
真正的问题是,人太多,体验越来越差。
西湖断桥改作行人通道,黄山观赏日出变成仰望头顶,迪士尼排队三小时仅得五分钟游玩。
钱花了不少,照片全是合影。
想清净?
要么错峰,要么干脆别去。
错峰也有技巧。
十月份的第三天至第五天人流量最大,第一天和第二天人们还在旅途中,到了第六天和第七天就陆续回家了。
真想玩,请假提前两天走,或者拖到7号再出发。
酒店价格直接腰斩,高速免费最后一天车最少。
高铁抢不到票?
试试中转。
从北京到杭州无法购买到车票,先买了到济南的车,然后又补票前往南京,最后的这一程即使没有座位也觉得可以接受。
全程多花两小时,省下机票钱一千多。
自驾怕堵?
早上五点出门,导航选不走高速,国道省道反而更快。
最扎心的是,明年可能更挤。
假期就这么多,人多钱多的局面改不了。
要么接受人山人海,要么学会躲。
万一无法避开,请准备好移动电源、便携食物、便携座椅,同时预先安装三个无需联网的视频文件。
毕竟,黄金周从来不是度假,是渡劫。